12月16日,由东方财富主办的“坚定信心 共创资管新局——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3东方财富风云际会”在昆明举行。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勇发表《建设金融强国,公募基金的使命与担当》主题演讲,提出金融强国是突出功能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可以从“做产品、建生态、优服务、传信心”四个方面出发,强化使命担当,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为金融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以下是讲话全文: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要求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如何理解金融强国,如何打造一流投资机构,公募基金要关注哪些方面?
打造金融强国
公募基金的实践思考
基于前面的认识,我认为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可以从“做产品、建生态、优服务、传信心”四个方面出发,在建设金融强国中发挥作用。
产品是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服务经济社会、服务百姓民生的重要抓手。做好产品经营,应从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公募基金服务功能出发,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发展权益产品同时,高度重视“固收+”产品的发展潜力。几个月前,我带队开展课题调研,走访了基层银行网点、三方销售平台,大家普遍反映客户对稳定收益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是在打破理财产品刚兑的背景下,客户普遍希望能够找到收益稳定、回撤可控的产品来实现理财替代。而在前不久公司召开的战略务虚会上,我们首席研究官也交流了他对全球公募基金产品的研究心得,综合欧美和日韩的经验来看,未来能够做大、做出特色的主要就两种产品:一种是追求低波、收益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产品,一种是波动大但是收益补偿显著的产品。实际上,大力发展“固收+”产品,不仅符合客户的需求,也符合建设金融强国的需要,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背景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其背后可能是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要把大量的储蓄和理财资金转化为创业创新的资本,必须有一种金融工具能够解决好资产端的高风险与负债端的低风险之间的矛盾,以“固收+”为代表的绝对收益目标产品,可以通过多种策略争取实现风险的分散、收益的平滑,弥合了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差异,因此大力发展“固收+”产品具有充分的逻辑支撑和现实需求。
二是在积极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同时,积极捕捉被动指数产品发展机遇。今年以来,以ETF为代表的指数类基金上量显著,全行业增长超过4000亿元,部分优秀同业公司更是在指数业务上增长超500亿元,显示出被动指数业务的强大生命力。未来,随着投资者机构化和市场有效性提升,被动指数产品凭借成本低、策略透明度高等优势,将不仅是机构投资者的高性价比配置工具,也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门槛;外资机构非常看好未来ETF等被动型产品的发展增速,我们也相信被动指数产品在国内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三是在积极通过产品新发布种子同时,更加重视产品持营的持续贡献。通过产品新发带动规模增长是行业过往多年的成长路径,产品持营主要体现在业绩的带动效应上。但是我们看到产品新发越来越“卷”,“卷”了以后的客户体验、规模留存等还未必好,不仅主动管理产品是这样,指数产品更是这样,这种模式的持续性越来越难。面对这种困境,逼着行业要更加重视持营,更多依赖产品自身特点、业绩,同市场、客户的共振来实现可持续增长;去年我们发行朱红裕的招商核心竞争力,恰逢4月份的市场冰点,发行成立很不容易,但通过产品业绩的增长和抓住市场行情开展的后续持营,产品规模在一年多时间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我们在主动权益产品上的增长,约一半来自持营。由此来看,行业要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更加重视持营,更加注重客户的持有体验,这对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来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也希望渠道和平台能够给我们更大的助力。
前面讲到了产品布局和持营的重要性,但单靠公募基金一个行业发挥的服务功能是有限的,需要上下环节共同努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生态。
一是与金融机构和渠道共同努力,做好客户的资产配置。上半年我们走访了行业领先的基金同业和平台机构,大家的普遍共识是:单靠选品解决不了公募基金面临的净值波动和客户体验问题,需要资管机构与销售渠道和平台携手,在基金经理考核、资管产品组合、投资者售后服务和陪伴等各方面加深合作。可见,解决客户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问题,需要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多类金融产品的合理配置和动态调整,需要基金公司与金融机构和销售渠道共同合作。
二是与投行和上市公司共同努力,提升底层资产的质地。投资资本市场,本质是投资上市公司,只有上市公司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股票增值才有源头活水,因此我们一方面应更加主动发挥好资产再分配的功能,通过投研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我们的资产定价水平,另一方面更需积极与投行和上市公司加强对话沟通,推动投行对优质上市公司的供给和上市公司不断提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底层资产质地。
三是与资管机构同行共同努力,落实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引导更多储蓄向新兴产业集聚,同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追涨杀跌、炒小炒新、讲故事凑题材等等,不可能培育出现代资本市场,更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因此我们还必须与资管同行共同努力,胸怀“国之大者”开展投资工作,积极通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帮助企业、行业和全社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成为推动市场价格走势的力量。
以前公募基金讲业绩多、讲服务少,但是未来深化服务才是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一是投资者教育工作应抓到客户的痛处。与一些自媒体和公众号相比,我们机构的投教服务还有很大值得改善的空间。比如如何在客户内心建立对我们官方服务号的认同感,拉进距离感;如何增强投教工作的趣味性;如何让投教工作融入更多场景、更好发挥作用等等。
二是基金投顾业务应切实提升客户感受。针对基金投顾是否能够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投资者能否为基金投顾服务买单等疑问,我们在今年以1780只稳健型公募基金产品和招商基金16只稳健型基金投顾组合为样本,对约20万基金投顾客户和超500万基金单品投资客户近两年来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其中有两个结论非常值得关注:第一个是样本数据表明基金投顾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增益,第二个是基金投顾能够逐步改变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比如7成以上体验过基金投顾服务的客户,不再只看重业绩排名,对顾问陪伴的粘性在提升,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在提高,在市场估值较低时的申购意愿更强,也对追高更加谨慎,这就说明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的方向是正确的,投顾服务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加强对渠道的服务和赋能。近年来,渠道向我们反馈了很多希望基金公司赋能的需求,比如基金经理近期的操作思路有哪些动向,如何看待市场的大幅波动,有没有产品优化组合的空间,等等。未来,我们将把与渠道的沟通和对渠道的赋能作为建设资管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把工作做在前面,努力避免前期工作不到位导致后期的客诉和客户流失。
发展资本市场,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下半年以来,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募基金行业通过自购基金传递投资信心、推进创新产品布局和存量产品降费活跃资本市场,但传递信心不是“一锤子买卖”,未来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从服务实体经济中坚定信心。资本市场充斥各种“噪音”,股价在短期总是难以预测,也更易于被情绪裹挟,但从长期来看,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应当研究市场但不囿于市场,善于跳出来从实体经济入手来发现资本市场的价值中枢。一方面,善于发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好的方面找价值投资机会,向市场讲好逻辑、传递信心;另一方面,勇于思考如何通过资管机构的主动作为来应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以主动作为来增强信心。
二是从客户和渠道服务中传递信心。“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随着自媒体的大发展,“丑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也更易于形成情绪的负面增强。我们作为资管机构,不能小瞧这种传播效应,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站出来向老百姓传递经济发展的信心、资本市场的信心,那么投资者可能会被某些一知半解的自媒体带偏;我们还应该积极向自媒体领域的KOL(意见领袖)学方法,善于抓住客户的关注点,善于以平常化的语言拉进距离,金融的人民性首先就是要和老百姓有共同语言、能形成共鸣。
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需要公募基金在内的资管机构不断突出功能性,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公募基金在我国金融体系内的规模比重较低,虽然2023年全行业管理资产规模一度突破28万亿元,公募、理财、信托等全部资管产品规模134万亿元,但与银行业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总资产超过400万亿元,仅上市银行总资产超过250万亿元,工农中建四家总资产超过137万亿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公募基金应强化使命担当,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为金融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